LIUPENG BLOG
Liupeng
Aug 9, 2020
It takes 19 minutes to read this article.

经济学学派

总述

​ 在经济思想史里,经济思想学派是由一群以经济学工作方式来分享共同观点的经济学思想家组成。然而经济学家不总是被划分为某个学派,尤其在普遍将经济学家按学派分类的当代。系统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从所谓的现代史定义开始发展起来的。

​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作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过去一些著名的经济思想,如经济史学和制度经济学,影响力早已削弱,现被认为是非主流经济学。其他一些经久不衰的经济思想有:奥地利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近发展起来的近代经济学思想,如女性主义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虽然继承和批判了主流思想,但它们以特定的角度看问题,没能将之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派。

经济思想史可以大致被分为三阶段

  • 古代经济史(希腊-罗马时期,印度,波斯,伊斯兰和古代中国)

  • 近代经济史(重商主义,重农主义)

  • 当代经济史(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亚当·斯密和古典经济学)

美国的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派

在美国主流观点中,经济学理论可以归因于两大不同的学派:

  • 咸水学派(沿海学校):支持经济干预

  • 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

  • 淡水学派(内湖学校):自由放任

  • 芝加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

古代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其实是以政治权力为分配手段和以“孝”“德”为普遍伦理原则的;因此,撇开政治权力和伦理原则来探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难以理解其思想内核和演变逻辑。为此,文章基于中国古代早期的历史事实,以孔子的经济思想为例,将研究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从权力和伦理这两个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以重新发现其基本结构和内在逻辑。

代表人物:

  • 商鞅

  • 秦始皇

  • 王安石

研究发现:

(1)政治权力是推动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地产权制度和税制变革等都围绕政治权力的分配和竞争来展开,而市场、分工、产权等因素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并未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2)伦理观念既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权力及其制度设计的“正当性”来源,又是限制其无限拓张与规范社会经济行为的主要依据,因此如何从道德伦理层面规范政治权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核心命题。

(3)以孔子经济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以政治权力和伦理观念为基础而构建的,包括政治经济问题认知、伦理价值判断、经济制度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内在逻辑是先以“仁爱”调节不同社会阶级的政治经济关系,继而约束利益集团对社会经济的“掠夺”和促使民众认识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即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分析,重新明确经济活动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借以修正或重建社会经济制度。

伊斯兰经济

伊斯兰经济学是以伊斯兰法律为基础的经济实践。起源可以追溯到的哈里发,包括了起源于8-12世纪之间的早期市场经济和一些最早版本的商人资本主义,其中涉及到”伊斯兰资本主义”。基于推动被压迫群众的伊斯兰经济不仅在个人问题上,更是在实施更宏观的经济目标和政治政策上注重伊斯兰教法规。它建立了自由畅通的财富循环基础,使其丰厚的利润回报可以达到社会的最底层。如以天课和吉兹亚的形式征收的财富税,禁止对各种贸易和交易(收入/销售/消费税/进口/出口税等)征税等都是一些典型特点。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禁止在交易货币时存在超额利息。而且使用纸币的声明也很突出。虽然承兑票据得到承认,但承兑人们必须持有充分的储备。部分准备金银行业务被视为违反信托法而被禁止。

它见证了像贸易公司,大型企业,合同,汇票,长途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合伙企业(信托出资)这样的初期股份制企业(mufawada),以及最早形式的金融信贷,债务,利润,损益表,资本(经济) (al-mal),资本积累 (nama al-mal),流通资本,资本支出,收入,支票, 本票,信托(见 Waqf),初创公司,储蓄账户,交易账户,典当,贷款,汇率,银行,货币兑换,分类帐,存款账户,分配,复式簿记系统诉讼,和代理机构的创新等。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这个学派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重商主义

欧洲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经济政策视经济活动为为贵族和教堂谋利的赋税途径。经济交流受到封建权利的限制,例如收取过路费或持有公平的权利,以及公会限制和对高利贷的宗教限制。像这样的经济政策旨在鼓励某一特定领域的贸易。由于社会阶层的重要性,颁布了法律来规范着装和住房,包括不同阶层允许的款式,材料和购买频率。马基雅弗利在他的书君主论中是第一次以建议的形式提到了经济政策理论。他指出,君主和公民应该限制他们的支出,防止富人或民众诋毁他人。这样将不会造成公民的沉重负担,从而使国家得到民众的认可。

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是由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们提出的,他们强调生产性工作,特别是农业对经济财富的重要性。他们早期对自由贸易和放松管制的支持影响了亚当·斯密和古典经济学家。

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也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是18世纪和19世纪主流经济学的原型。古典经济学着眼于市场均衡论和客观价值论。新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最主要的区别是价值理论中的边际效用,并将边际理论作为模型和方程的基础。马克思经济学也来源于古典理论。安德尔斯·希德尼斯 (1729–1803)导写了北欧史的古典自由主义。来自芬兰的神父兼议会议员 Chydenius,在1765年出版的名为 国家收益的书中提出了贸易和工业自由的观点,探讨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并阐述了自由主义的原则。十一年后,亚当·斯密发表了与之类似且更为全面的书–国富论。跟据Chydenius的说法,民主、平等和对人权的尊重是实现整个社会进步和幸福的唯一途径。

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起源于首位美国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著作和经济政策。它强调对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以帮助发展刚刚起步的美国制造业基地、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以及促进国家银行业,公共信贷和政府对先进科技研发的投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素有国家体系之称的经济系统的最著名支持者之一,并且是德国关税同盟以及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于1879年开始的经济政策发展背后的主要推动者。

法国自由派

法国自由派(别称”乐观派”或”正统派”)是19世纪经济思想学派,以法兰西学院和法国研究所为中心。该学派顽强地捍卫了自由贸易和放任的资本主义。他们是集体主义,干预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主要反对者。这使得法国学派成为现代奥地利学派的先驱。

德国历史学派

经济史学派是德国于19世纪形成的一个学术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分支,直到20世纪仍摇摆不定。历史学派认为,历史是关于人类行为和经济问题的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经济学是针对特定文化的,因此不能在空间和时间上普遍化。学校拒绝经济定理的普遍有效性。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结论来源于是由审慎的检验和历史分析而不是逻辑和数学。学校倾向于引用自我参考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历史、政治和社会学。该学派的大多数成员是学术的社会主义者,即在重工业化时期关注社会改革和普通人的条件改善。

历史学派又分为三个小派:

  • 守旧派,代表人有威廉·费雪尔、卡尔·克尼斯和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 革新派,代表人有古斯塔夫·冯·施穆勒,还包括艾蒂安·拉斯佩雷斯, Karl Bücher, 阿道夫·瓦格纳以及Lujo Brentano;

  • 创新派,代表人有沃纳·桑巴特、甚至包括麦克斯·韦伯。

历史学派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德国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任命,因为1882-1907年普鲁士教育部大学部门负责人弗里德里希·阿尔托夫的许多顾问已经在该学院的成员之下学习过。此外,由于美国经济学界由德国博士生领导,普鲁士不仅在中欧成为德国的知识分子,主导着学术界,而且直到20世纪左右在美国也是如此。

历史学派参与了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学’(“斗争法”),其定位更为理论化和先验性。在讲英语的国家,历史学派可能是最不为人所知和最不被理解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因为它与现在主导的英美分析观点截然不同。然而,历史学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构成了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几十年来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础。历史学派也是约瑟夫·熊彼特动态变革导向型创新型经济学的来源之一,虽然他的著作可能批评了该学派,但熊彼特的著作中关于创新和创业的角色可以被看作是始于历史学派思想的延续,尤其是冯·施穆勒和桑巴特的著作。

英国历史学派

英国历史学派没有德国历史学派那么出名,其成员包括威廉·费雪尔,理查德·琼斯,托马斯·爱德华·克利夫·莱斯特,沃尔特·白芝浩,索罗尔德·罗杰斯,阿诺德·汤因比, 威廉·坎宁安和威廉 J. 阿什利。该学派严格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演绎法,尤其是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推崇重归纳法,并呼吁将史事与时事相结合。

乌托邦经济

经济乌托邦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产生的意向社群中大多数是为了对付19世纪的经济大萧条而诞生。

特别是在19世纪初,一些乌托邦思想的产生总是会与当时社会上重商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联系起来。这些运动往往被人们归为或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因为这些运动往往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总是主张商品的平均及平等的分配,并且屡次全面的废除货币的存在。公民们只做那些他们想做的工作或者为了公益而做。剩下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在艺术和科学素养方面得到提升。一个关于此类乌托邦的一个较为经典的例子是爱德华·贝拉米所写的《回溯过去》(Looking Backward)。另一个空想社会主义的例子是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全书对贝拉米所构造的自上至下(官僚体制)乌托邦进行了批评。然而,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理论偏离了乌托邦,马克思尤其是在早期曾批评过早期的社会主义并称其就像乌托邦一样。从艾瑞克·弗兰克·罗塞尔的书《大爆炸》中的最后一节中有关经济和空想社会主义里的细节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形成了社区交易系统(LETS)。乌托邦通常也被想象为政治光谱的对立面。举个例子,罗伯特·A·海莱因的书《严厉的月亮》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存在着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乌托邦。这类资本主义乌托邦一般是基于自由市场经济,但是前提是没有任何强制性机构、政府为这些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无论是社会上还是个人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乌托邦没有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就如同空想社会主义中的规划失效问题一样。因此,在乌托邦中,他们的经济制度是一种融合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例如,想象有一个小的社会所有企业并且其在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模型下运营。这种共产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型理论创造了一个无产阶级的乌托邦,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达到了这个阶段。

为了应对各种政治保守活动,在20世纪初美国周围兴起了许多乌托邦经济模式。他们大多数被称为公社。

乔治亚经济学

乔治主义或地缘主义是一门以征收土地和自然资源控制权的土地价值税等获得经济租金来改善个人和国家的经济福利的经济哲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自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该学派注重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认为的资本劳动剥削。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不仅仅是一个价格理论,更是一种用于衡量资本主义剥削社会劳动的理论。

李嘉图社会主义

李嘉图社会主义是19世纪初的古典经济思想的一个分支,该思想基于–劳动力是所有财富和交换价值的来源,而租金、利润和利益歪曲了自由市场。他们发展的前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剥削理论被广泛认为受到大卫·李嘉图的著作的深刻影响,并且倾向于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权。

无政府主义经济学

无政府主义经济学包涵了一组试图概述不受强制性社会制度支配的生产和交换模式的理论:

  • 共产主义倡导市场社会主义。
  • 集体无政府主义提倡工人合作社和基于对生产贡献份额的薪水。
  • 无政府共产主义主张用直接民主、公社民主直接从资本主义向自由的共产主义、礼品经济过度。
  • 无政府工团主义主张工人的直接行动和总罢工。

分配主义

分配主义是源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天主教思想家为了反映教宗良十三世的通谕《新事》和教宗庇护十一世的通谕《四十年》的教导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哲学,它试图追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希望在保留私有财产的同时按照基督教的正义原则来命令社会。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着重于了解制度在经济进化过程中和塑造经济行为中的作用。它最初的重点在于技术和社会领域“礼仪”之间的[Thorstein Veblen]本能导向的二分法。其名字和核心元素可追溯到沃尔顿·汉密尔顿1919年发布于美国经济评论的文章。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关注经济活动背后的社会和法律规范及规则(来自机构的)以及分析超越早期的制度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来试图扩展经济学。[14]它可以被视为在新古典经济学排除方面的巨大进步。它重塑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当今经济学使用的主要形式,拥有最多的经济学追随者[可疑]。它的批评者经常称其为“正统经济学”。这种方法所暗示的更具体的定义被莱昂内尔罗宾斯在 1932论文中解释道:“研究人类行为在稀缺方法之间作为一种关系有替代作用的科学。”稀缺的定义是指可获得的资源对于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与愿望来说是不充足的;如果可利用资源没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那么就不会有经济问题。

洛桑学派

洛桑学派,有时亦被称为数理学派,是指新古典学派中,以瓦尔拉斯和帕累托为首的经济理论和思想。洛桑学派的主要特点为其对经济学里一般均衡理论的贡献和发展。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家们在解释经济发展时倡导个人主义方法论,主观价值理论,货币的非中性,并强调组织权力的价格机制(见经济计算辩论)和经济的自由放任。

斯德哥尔摩学派

斯德哥尔摩学派是斯德哥尔摩院的经济思想。它是指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斯德哥尔摩共事的松散组织的经济学家们。

斯德哥尔摩学派在宏观经济学需求和供应理论中得出了像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相似的结论。同凯恩斯一样,他们也是受到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Knut Wicksell的著作的启发。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源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并且专注于短期的宏观经济学,尤其是价格刚性。它有两个继任者。后凯恩斯经济学是另一种学派–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学。他们专注于宏观经济刚性和调整过程,并基于现实生活实践研究其模型的微观基础,而不是简单的优化模型。通常与英国剑桥和约翰·鲁滨逊的工作有关(见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凯恩斯主义潮流发展的另一学派。这些研究人员倾向于与其他新古典经济学家分享强调基于微观基础和优化行为的模型,但更侧重于凯恩斯理论标准,如价格刚性和工资刚性。这些通常被认为是这些模型的内生特征,而不是像老式凯恩斯主义那样的简单假设(见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与芝加哥大学教师工作相关的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学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宏观经济学中对发展货币主义作为一种替代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学派对宏观经济模型中理性预期的使用产生了影响。

现代学派(19世纪末和20世纪)

主流经济学是用来区分经济学中一般来说的非正统学派的一个术语。它始于资源稀缺的前提,并且有必要在竞争替代品之间进行选择。也就是说,经济学涉及权衡。由于稀缺性,选择一种替代方案意味着放弃另一种选择–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表示相互竞争的替代品之间的隐含关系。这样的成本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用于分析经济效益,或者用于预测对市场扰动的反应。正如意大利经济学家恩里科·巴罗恩首先证明的那样–计划经济可比较于影子价格的关系必须满足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学家认为激励和成本在塑造决策过程中发挥着普遍的作用。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个人需求的消费者理论,该理论独立出价格(作为成本)和收入如何影响数量需求。现代主流经济学主要建立在始于19世纪后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主流经济学也承认市场失灵的存在和凯恩斯经济学的见解。它使用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影响国民收入的长期变量。它采用博弈论来模拟市场或非市场行为。集体行为的一些重要观点(例如,组织的出现)已通过的新制度经济学被纳入到经济学的范畴。莱昂内尔·罗宾斯在1932年的论文论经济科学的本质和意义中描述了大部分现代经济学的定义:“研究人类行为作为有限而稀缺的多功能性工具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稀缺意味着可用的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需要和需求。不存在资源短缺和可替代的使用可用资源,就没有经济问题。如此界定的主题涉及受激励和资源影响的选择研究。经济学一般研究的是人们在稀缺资源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非正统经济学

一些学派的思想不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形式主义。非正统经济学家强调历史,自然系统,不确定性,和权力的影响力。其中包括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女权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二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热经济学。